2010年6月25日

主辦活動─火供交流會


“淨”心守護地球 29日火供交流會
“淨”心盡力守護地球! 
由本報主辦,麻縣記者俱樂部、培養學校家教協會、培養學校校友會、藍寶石公寓管理委員會聯辦,原自於古老智慧、採用大自然的心靈療法火供Agnihotra交流會,于本月29和30日,在培養學校和藍寶石公寓舉行,歡迎環保推動者和身心靈愛好者踴躍出席,入場免費。
“火供 Agnihotra”交流會邀請澳洲著名荷馬療法(HomaTherapy)Lee Ringma教授前來主講,現場有中英文講解. 李.林瑪(Lee Ringma)是澳洲悉尼大學教授,與夫婿Frits Ringma擁有本身的一座荷馬療法農場,兩人擁有20多年的荷馬療法經驗,20年來常受邀到世界各地義務推廣此療法。  
 在荷馬療法中的“火供 Agnihotra”為一種藉著火來淨化大氣的過程,是具有古老智慧、結合大自然能量的自然療法,除了可以淨化人心之外,尚可淨化地球,是一種藉著火來淨化大氣的過程,使到它與大自然的韻律一致,並結合宇宙所放射出來的能量,將養分注入大氣,甚至可以和空氣中有害的輻射分子,把負面能量轉成正面能量。 
 今早出席活動新聞發布會者有:麻縣記者俱樂部主席馮業興,培養學校董事長吳金桃,校長李愛嫻,副校長黎雅玲,吳連春,家教協會蔡漢亮、校友會主席傅良亞、中國報柔北辦事處主任李光輝,老師張明發,梁秀珍。
 報名詢問處:中國報麻坡辦事處李光輝 012-6356068 陳鳳真 06-9535610、9556806.


 圖1:火供Agnihotra活動新聞發布會,左起:張明發,馮業興,李光輝,李愛嫻,吳金桃,蔡漢亮、傅良亞,梁秀珍,黎雅玲,吳連春。

節目時間表
本月29日(星期二)
地點:培養小學(草場/禮堂)
6.00pm-7.00pm:教導如何進行火供儀式;
7.00pm-7.30pm:集體進行日落火供;
7.30pm-8.00pm:茶點;
8.00pm-9.30pm:火供的療法講座;
9.30pm:問答時間 

右圖:李.林瑪(Lee Ringma)教授親自主講“火供”儀式,切無錯過。

本月30日(星期三),
6.45am 集體進行日出火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地點:藍寶石公寓A座(第1座)旁的花園       



2010年6月21日

年少情─ 全國“探索”生活營 III

手拉手離開孤島 營員不捨說再見
 麻坡年少情“第10屆《探索》全國生活營”已圓滿結束,240名“僥倖者”全部闖關成功,開心說再見! 
 經過3天2夜的“孤島”生活,營員們聲聲驚喜、刺激又好玩,眾人更發揮團隊力量,挑戰一項又一項任務,最終求生成功,于前天(16日)手拉手離開“孤島”了。 
 此項由《中國報》協辦,麻坡年少情主辦的常年生活營,共獲330名工委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在藉中學及大專生參與。 
 今次的生活營有別以往,營員們在大會精心安排下,有如走入《The Lost》電影情節,在荒島上過著野外求生的日子,于是在營地或培華獨中校園以外的地方,包括田園、溪河、油棕園等泥巴地,進行不一樣的戶外活動。 
 儘管各項任務不簡單,且須已耗費大量體力,加上營員們一連兩晚盡情載歌載舞,在臨別前,大家臉上雖略顯疲累,但難掩依依不捨之情,特別是經歷過3天一同完成艱巨工作,彼此的感情增進不少。 
 無論如何,營員們最后在互相擁抱和鼓勵后,正式離開營地,希望明天有緣再相聚。 大會閉幕人兼馬華柔州聯委會秘書鄭貝川在致詞時,贊揚《中國報》和麻坡年少情每年舉辦類似有意義活動,讓青少年有機會學習群體生活。 
 他提到,新媒體對現代青年的影響力,大家可通過互聯網吸取及得到許多資訊,唯讓人擔心的是,往往一些負面或無益的資訊,往往最能吸引年青人興趣。 
 他吁請青少年要自我過濾有關資訊,即好的可加以吸納,但壞的則要屏除,以從中加強本身修養,將來為家庭、社會及國家貢獻。 
 出席閉幕禮的嘉賓有《中國報》柔北區辦事處主任李光輝、麻坡年少情顧問杜進庭、主席謝冬燕及營長陳添順。


圖1:能與大自然做親密接觸,營員們收獲良多。

圖2:一、二、三,跳!營員們學習跳水,訓練膽量。

圖3:營員們走進果園,進行各項遊戲,留下美好及難忘回憶。


圖4:鄭貝川(右2)為麻坡年少情第10屆《探索》生活營主持閉幕。左起為杜進庭、李光輝、陳添順及謝冬燕。








圖5:鄭貝川(中)接領由陳添順贈送的紀念品。左起為杜 進庭、李光輝及謝冬燕。







圖6:闖關成功的各組組長,代表營員接領證書。

圖7:第13組“查爾斯”表現最強,成全場總冠軍。后排左起為杜進庭、李光輝、鄭貝川、陳添順及謝冬燕。

年少情─全國“探索”生活營 II

逾300營員攀山涉水 孤島之旅好玩有意義
 麻坡年少情《探索》全國生活營“孤島之旅”,儘管是充滿刺激、艱辛,卻少不了歡樂、感動,營員們高喊好玩又有義意! 
 此由《中國報》協辦,麻坡年少情主辦的常年活動,于日前(11日)掀開序幕,逾300名營員和工委聚集在培華獨中,學習如何在野外求生的群體生活。 
 大會配合主題,特將這兩天的活動主要集中在校園以外的田園地方,帶領著營員到郊外去探險。 
 營員們在學校附近的河流、泥巴地、稻田、油棕園,甚至榴槤園園,攀山又涉水,完成一系列任務。 
 營員須分組衝破重重難關的活動包括跳水、拔河、兵役式訓練等,另外,在工委的引導下,處在野外的營員同時學會如何在荒島中如何點火求救,以及感受原住民的生活等。 
 這對平日每天專注于學業及享受城市生活的營員而言,簡直是“大開眼界”,別有一番新體驗。 
 當然,少不了有部分營員不停喊苦,唯他們卻沒有放棄,在組員互相鼓勵及扶持下,總算闖過一關又一關的難關。 
 由于這是非一般的生活營,營員們無不感到雀躍及期待,大伙兒投入“孤島”生活后,更深深體會團結的重要。 
 生活營第二個晚上,辛苦過后回到營地的營員們,也在營火會上載歌載舞,各自發揮才藝,渡過一個盡情的夜晚。 
 當晚,大會亮燈人拿督謝華隆也攜同夫人及兒子謝東成,其他嘉賓有劉維發、《中國報》柔北區辦事處主任李光輝、麻坡年少情主席謝冬燕、營長陳添順、宣傳黃偉訓等。

圖1:陳添順(左)與謝冬燕(右)贈送紀念品給各區年少情代表。左2起紀志明(柔南)、陳振隆(北馬)、李威倫(雪隆)及曾冠龍(馬六甲)
圖2:劉維發(左起)、謝冬燕、陳添順、李光輝、謝華隆伉儷、謝東成及宣傳黃偉訓一同主持營火會點火儀式。

圖3:營員走出校園,到郊外攀山涉水,體會不一樣的野外生活。

首次邀請歌手入營地 曾國輝帶動唱熱爆
 大馬全民優質歌手曾國琿帶領330名工委和營員,齊唱同跳《全民愛》,全場熱到最高點! 
 麻坡年少情邁入第10屆創記錄,首次把歌手帶入營地內,與營員們交流互動。 
 曾國琿聯同5項全國團康舞蹈冠軍導師李明錠,在生活營首晚到營地內與營員們一起歌頌美好事物,帶動眾人高跳歡騰舞曲,為真愛勇敢跳、跳、跳。  
 營員們除了有機會聆聽曾國琿現場演唱,也趁機與偶爾拍照及索取簽名。 此項環節把眾人熱情帶至最高潮,讓大家留下一個難忘的夜晚。 
 除此,生活的藝術導師李苡梅也到現場給營員們上一堂呼吸、靜心與歡笑工作坊。
圖4:李苡梅老師(后者)走入營內,教導營員正確呼吸及靜心。

圖5:曾國琿(前排中)帶領全體營員跳《全民愛》,讓眾人渡過一個開心的夜晚。

年少情─全國“探索”生活營 I

第10屆《探索》全國生活營 240營員孤島之旅
 注意!注意!“年少情波音747”客機不幸墜地了! 
 來自全馬各地有緣乘搭此趟班機的330名乘客,從此與外界失去了聯系,不過,眾人莫須擔心和驚慌,充滿鬥志的年青朋友們全部安全降落在培華獨中,從此開始他們為生存而不斷去探索的旅程了…… 
 由《中國報》協辦、麻坡年少情主辦的“第10屆《探索》全國生活營”,已在日前正式掀開序幕。 
 工委們也以一個別開生面且生動的話劇表演,帶領來自不同地方、背景、性格共240名營員們,走入“孤島”,展開他們為了繼續生存,而發揮團隊精神,以衝破重重難關的“探索之旅”。 
 大會邀請馬青禮讓區團團長杜建華為大會主持開幕儀式,他在致詞時說,麻坡年少情秉持著“不求名利,不計得失”理想和精神,過去十年來從不間斷,主辦有利于青年的多項活動。   
 他同時稱讚眾工委和營員努力不懈,發揮創意及用心,一再尋求突破,讓生活營成功舉行,並送上“佩服”予眾人,以及勉強大家繼續向上。 
 他認為,《探索》生活營有別以往的是,帶領青年朋友回歸大自然,除校園外,也走入田園及泥巴地去遊戲和活動,務必能讓因忙碌于課業及鮮少接觸大自然的營員,有不一樣的生活體驗。 他披露,首相日前宣佈的第十大馬計劃中提及,將著重人力資源方面的培訓,特別是青年一代,這也意味著政府非常重視身為國家未來主要生產動力的主要來源。 
 他提到,截至2009年,全國青年組織共有5000個,唯在未來5年內,政府將致力發展有關團體至1150個。 
 他吁請所有青年組織要更積極舉辦,更多有意義的活動,以為國獻力,同時確保我國達致2020成為高收入的國家。 
 杜建華也代表丹絨比艾區國會議員黃日昇,宣佈捐出3000令吉給大會,充作活動基金。
圖1:麻坡年少情第10屆《探索》生活營正式掀開序幕,逾300名營員和工委,以及嘉賓滿心期待3天2夜的“探索之旅”。
圖2:杜建華(左4)為《探索》生活營主持開幕。左起為張智雄、杜進庭、李光輝、陳添順、謝冬燕、蔡德汶及李寶平。


謝冬燕:遠離惡行 青少年互相學習
 麻坡年少情主席謝冬燕指出,年少情不僅將一班來自不同學校、背景的青少年聚在一起辦活動和互相學習,同時希望通過活動來影響同齡青年遠離不良活動。 
 她補充,年少情希望有更多青少年加入參與,以一起為社會盡一點力,打造一個健康且人情味濃厚的社會。 
 她提到,年少情成立17年來,經歷風雨,至今依然存在,主要因為會員們持有一股堅韌的精神,去完成與延續每項任務,努力創造一個屬于年青人的空間。 
 另外,營長陳添順指出,年少情在獲得《中國報》與熱心人士慷慨解囊,全力支持這項活,並提供工委一個展現自己的平台,進而培養人才,對社會作出貢獻。 
 出席開幕禮的嘉賓有《中國報》柔北區辦事處主任李光輝、麻坡年少情顧問杜進庭、麻坡市議員蔡德汶、李寶平、禮讓陽光俱樂部顧問張智雄、青團運麻坡縣會主席黃思遠等。
圖3:大會主要贊助商陳思遠(中)接領由陳添順(左2)贈送的紀念品。右起為杜進庭、謝冬燕及李光輝。



“青蘋果”物語

★郭斯鵬(18歲,國中生,工委)
因為受到哥哥的影響,所以才在2年前參加這項活動。參加了這生活營,發掘出自我的表演才能。 
從這裡學到了如何與人溝通以及組織活動。






★陳毓權(17歲,玻璃市人,拉曼學生, 營員)
非常期待能從這項活動中認識到來自“五湖四海”的營友。
希望通過這次難得的機會學習到如何與人交流及提升口才能力。









★呂俊佑(14歲,麻坡高級中學,營員)
第一次參與這項生活營,並通過中國報瞭解這項活動的意義,而決定參加這生活營。 
學習到如何自立生活,也非常期待這項活動所帶來的新突破!







★李嘉雯(21歲,大專生,工委)
在雪隆區擔任年少情工委已有3年了,希望從中瞭解處事待人的道理因為學校教的理論多過實踐。 
參與這項活動為我人生增添不少樂趣及生活體驗。







★江麗鵑(15歲,營員) 

這次是第一次參加年少情生活營,希望能在這裡認識更多朋友。 
我是通過學校鼓勵而認識這個生活營的,希望能夠通過這個3天2夜的生活營帶來成長。





★蔡光銓(17歲,營員) 
我朋友本身是這個生活營的工委,通過他的介紹,讓我有機會參與生活營,以渡過不一樣的假期。 
我希望能夠在生活營裏擴大生活及社交的圈子。







2010年6月18日

向毒品說“不”巡迴講座 3

反毒活動走入教堂 李俊滽:推動覺醒意識
 《中國報》反毒活動走入群體,首度步入教堂,向教友傳達反毒福音。 
 由《中國報》主催、文打煙社區協調服務中心、麻坡加略山豐收堂聯辦、新出路福音戒毒中心和麻坡青團運協辦的“向毒品說‘不’巡迴反毒講座會”第3場活動,在加略山豐收堂舉行。 
 繼向民眾演講模式之后,再次走出框框,創造“神”一般的奇蹟,深入教會,散播社會的愛心,將反毒“佳音”傳達給每一個世俗的民眾,讓反毒意識深入民心,落地萌芽,繼續散發光和熱。 
 柔佛州州務大臣特別事務官李浚滽為活動主持開幕時說,消滅毒品不能單靠警方,而是要靠整個社會的覺醒和力量。 
 他說,反毒絕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,需要整個社會和群體的力量去推動,尤其站在教育前線的老師更是重要。 
 他認為長家不可以抱有自私的心態,而忽略毒品的危害,因毒品無處不在,無孔不入。
 “千萬不要以為孩子沒有和毒品扯上邊就沒事!任何時候毒品都可能瞬間改變您的整個幸福家庭和命運,甚至禍延子孫。” 
 他指出,現代年輕人都趨向好逸惡勞,向往賺快錢和過舒適的生活,而擺在眼前的只有兩條路,一是做好本分為國貢獻,另一條路是自甘墮落。而命運和選擇就在自己的手上,天賜生命都是美好的,人類應好好珍惜。 
 他希望,《中國報》反毒活動能繼續的推動和主辦,雖然短時間內不可能看到顯著的效果,但仍舊可以發揮一點一滴推動覺醒的精神。 
 本報本著“深入民心,貼近民心”精神,在麻縣及禮讓縣各地展開一系列反毒講座,希望透過活動覺醒社會,灌輸民眾和傳達有關毒品的危害程度,以及如何防範、治療等訊息,以提醒大眾要提高警愓,並強調毒害的嚴重性,塑造健康社會。
圖1:出席者紛紛圍觀《中國報》反毒圖片展,汲取新知。

圖2:出席由《中國報》主催“向毒品說‘不’巡迴反毒講座會”第3場活動的民眾與主辦單位。

拉惹古瑪:影響健康 吸毒者動作反應遲鈍
 一次的享受,一生的痛苦。 
 麻坡警區肅毒組拉惹古瑪伍長說,毒品早期只有雅片、海洛英,但現今卻出現許多不知名的假毒品如冰毒、K粉等。 
 “這類毒品嚴重影響人體健康,尤其損壞頭腦,吸食者也許得到短暫爽快,卻帶來無窮的后遺症,如一年后其動作和反應將明顯遲鈍和緩慢。” 
 他說,很多年青人都有好奇心,抱著嘗試的心理,但毒品是千萬碰不得的,因一次享受,就是你痛苦的一生。 
 他提醒在籍學生和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,交友要小心,不要輕易相信朋友或共飲別人的飲料,即使被檢驗出尿液含毒也同樣犯罪。 
 他強調,販毒或吸毒在我國都是一種嚴重的罪刑。凡販毒或擁有15克海洛英、200克大麻、50克冰毒、50克搖頭丸、50克愛他死都會在1952年危險毒品法令下被判死刑。而即使尿檢驗不過關者,也會在1952年危險毒品法令下第15(1)項條文下被判刑,除了罰款1500令吉外,每個月都要向附近警局報到(為期3年)。 
 他舉例最近捉獲的伊朗毒犯,都是因為相信朋友攜帶物品入境,這類舉手之勞雖可以為他們賺取500令吉的酬勞,卻付出了這一生寶貴的生命,即使有錢也沒命花了。
圖3:拉惹古瑪(左)主講,郭世雄牧師從旁翻譯,以雙語傳達反毒覺醒。

圖4:拉惹古瑪向李俊滽(右)解說毒品的種類和吸食后產生的害處。


戒毒者心聲
張蔣凱:母親一棍打醒我
母親當頭一棍,打醒張蔣凱誡毒。 
新出路福音戒毒中心同工張蔣凱在講座會上分享時說,他吸毒是由抽煙開始。 
“在中學時期接觸毒品后,為了自己毒癮的需要,而開始在校園里販毒,漸漸的與父母的關係疏遠,雖然坐過監牢,但出獄后仍不知悔改。”  
一次他在吃飯吃到一半時,突然的昏倒,母親將他捆綁要他改過,他卻反而惡言相向,氣得母親拿起木棍,當著他的頭打去。
 “當時我的頭流血,雖然受傷的是我,但卻痛在媽媽的心里,而這一棍也終于打醒了我,決定到誡毒中心悔改。” 
 他感激父母由始至終都沒有放棄他,讓他能重新的站起來。

鄭國佑:切勿掩蓋 發現孩子吸毒須治療
 新出路福音戒毒中心主席鄭國佑說,吸毒是一種傳染病,千萬不要姑息“事不關己”。
 “當一個人在吸毒,不但會誘使其他人跟從,也會影響身邊的其他朋友加入。”    
 他說,當家人發現孩子已經吸毒,千萬不要覺得誡毒是件“家丑外揚”丟臉的事,因對染上毒癮的人,唯一的選擇只有治療,倘若不然只有死亡,或更丟臉的事將會發生。 
 一人吸毒,全家受害,一人悔改,全家蒙福,他分享自己過去的經歷,及悔改后得到家人的信任和重視。 
 他勸請剛改過自新的人,不要急著在乎別人的眼光,因對你不再信任的人,對你的恐懼還沒有消除,而你本身必須用時間去證明自己。
 “謹記我不能直接去改變別人、我只能夠改變自己、別人會因為我的改變而改變的信念。”
圖5:新出路福音戒毒中心同工以歌唱方式,感恩重生,及帶出反毒訊息。

治療誡毒者工作 吃力不討好隨時發瘋
治療誡毒者的工作吃力不討好,毅志不堅者,隨時可能因無法抽身而發瘋。 
 新出路福音戒毒中心主席鄭國佑說,根據美國統計調查報告,每10個濫用毒品的人,就有6個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問題,例如幻覺、神智不清、胡言亂語、思想惃亂、行為失常、沖動亢奮、脾氣暴躁、自殘或自殺傾向。 
 “治療誡毒工作並非一項專業,往往也沒有所謂的專業協助,毒者在誡毒期間,千奇百怪的行為都有,而我本身也曾經因要改造別人,而搞到自己也差一點發瘋。” 
 他強調,這項工作若不是肩負使命,及借助宗教的力量,其實是沒有辦法辦到的。 
 他也提醒誡毒者,堅定信心,找出自己弱點,通過旁人的幫助和復發的預防教育,防止本身再度重回老路。

圖6:鄭國佑(左)贈送紀念品予拉惹古瑪(右2)。右為《中國報》柔北辦事處主任李光輝、左2為麻坡加略山豐收堂郭世雄牧師。


“民心”心得
許文志(46歲,教會傳道) 
這是一項很好的活動,有助社會提高對毒品的認識和防範,類似活動應該不間斷的繼續下去,讓吸毒者和家屬有正確的管道尋求協助。 
這項活動也讓宗教團體能和社會團體更緊密的合作和默契,共同為反毒的目標作出努力和貢獻,希望往后有更多的社團加入這個反毒的大家庭。



褚秋霞(40歲,教會工作者) 
現代的社會非常需要這一類的訊息,來讓廣大民眾來對毒品有所認識,及瞭解毒品所帶來的危害性,尤其警惕年輕人不要因一時的好奇和尋樂,而掉進毒品的陷阱。 
其實這項活動除了公眾,也鼓勵那麼有意改過自新的吸毒者或親人來參加,以找到誡毒的方向和協助。 


張麗姍(16歲,學生) 
雖然學校也有類似講座,但都很公式化和沉悶,而這次的講座不但生動、幽默,且每以華語為媒介語,讓出席的人都很清楚和容易的接受。 
目前校園里的學生,抽煙的情況很普遍,所以會盡力穿針引線讓這類學生來聆聽,瞭解毒品的影響和后果。




唐智鴻(40歲,電腦維修員) 
帶全家人一起來聆聽講演,目前4個孩子都還小,希望從小就讓他們認識和瞭解毒品的危害。 
教會已從宣教工作走向反毒,同樣是心靈的救贖,我已決定以后每場都出席,以實際行動支持反毒。





警方肅毒組求助熱線
公眾一但發現有人販毒或吸毒者,可諮詢聯絡警方肅毒組熱線求助:
  • 禮讓區:06-9781222、ASP WOON KHOON MING(012-2083868) 
  • 麻坡區:06-9526222、06-9510015、ASP ABD.GHANI BIN HJ.TALIB (019-5787999)
  • 新山區:07-2214571、ACP KAMARUDIN BIN A.AZIZ (019-7000107、07-2214572),SUPT GIAM KAR HOON 019-3112388

2010年6月17日

向毒品說“不”巡迴講座會 2

吳池池:有助改過自新 接納關懷前吸毒者 
 東甲州議員吳池池建議社會人士要改變觀念,通過認識、接納和關懷前吸毒者,三管齊下制止毒品氾濫。 
 他說,我國吸毒者逐年增加,且趨年輕化,嚐毒年齡甚至低過15歲,這對家長和社會是一個警鐘。 
 他強調,各社團體應從預防開始,灌輸年輕人向毒品“不”。 
 “社會的發達和進步,使到許多家庭父母疏于關心和教育孩子,間接引起許多年輕人身心發展失去平衡,導致社會問題的出現。” 
 他指出,一個吸毒者能否真正的改過自新,重獲新生,父母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,而脫離毒品后的嚐毒者又如何堅定不移的改過自心,決定于他本身。 
 “至于社會接受與否,以及來自家庭的愛心和關懷,也非常重要。” 
 他呼吁社會人士不要歧視前嚐毒者,而使到他們走頭無路,再次陷入毒海。 
 “父母也須親身瞭解和具備毒品的基本知識,才不至于連孩子將毒品拿到面前都蒙然不知,而一步步走向不歸路。” 
 他說,毒品能使到社會失活力,國家蒙受損失和走向衰亡,所以通過青年組織扮演的角色帶出反毒的訊息和覺醒很重要,以三管齊下的方法,把吸毒率降低,讓國家朝向健康和進步的發展。 
 他是日前在為由《中國報》主催、武吉甘蜜鄉委會、馬華、馬青及婦女組、志願警衛隊、睦鄰計劃A、B及C區聯辦、新出路福音戒毒中心和麻坡青團運協辦的“向毒品說‘不’巡迴反毒講座會”,及繪畫比賽主持開幕時,如是指出。 
 這項巡迴講座會是繼利豐港培華獨中之后的第二場,出席和主持演講者包括當地村長陳來壽、柔州肅毒組副主任嚴佳雲助理總監、柔州肅毒組法律和檢控組主任陳榮維助理警監,講座和繪畫比賽共吸引逾200人出席。
圖1:警方向村民們講解毒品的資料

圖2:逾200民眾和嘉賓踴躍出席"向毒品說'不'巡迴反毒講座會",場面熱鬧。

嚴佳雲:擁毒就是犯法
柔州肅毒組副主任嚴佳雲告誡民眾,不要以為販賣或擁有一小量毒品,就可以逃過法律的制裁,甚至死刑。 
他提醒民眾,擁毒就是犯法,無計其成份多少。 “
由《中國報》主催的“向毒品說‘不’巡迴反毒講座會”,是繼本報“警民對話”活動后,另一項促進警民交流的活動。 
本報本著“深入民心,貼近民心”精神,在麻縣及禮讓縣各地展開一系列反毒講座,希望透過活動覺醒社會軟性毒品已無孔不入,日漸茶毒人民,從而影響家庭、社會,甚至國家。 
 藉此活動灌輸民眾,傳達有關毒品的危害程度,以及如何防範、治療等訊息,以提醒大眾要提高警愓,並強調毒害的嚴重性,塑造健康社會。

圖:村民們細心的閱覽有關當局提供的資料

鄭國佑:嚐毒有跡可尋 父母應留意子女舉止
 新出路福音戒毒所院長鄭國佑強調,嚐毒的人一般都有跡可尋,父母應留意子女的行為舉止,遏止他們泥足深陷。
 他透露,嚐毒者一般都會作出不尋常的舉動,例如生活作息顛倒、言行舉止怪異、常躲在廁所和房間、有不尋常的異味、房間亂成一團、關係逐漸疏離、有怪異的工具和葯物、脾氣暴躁、手臂上有針孔、課業或工作懶散、過動的行為、無精打采或興奮過度、常與吸毒的朋友一起等,透過這些症狀將能判斷或發現孩子或親友是否有吸毒,而早作出預防。 
 他說,親子溝通能避免孩子誤入歧途,而父母的愛能引導孩子走回正途,脫離“毒”海。 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所以應以身作則,自我提升、教育,才能教育他人。

圖3:武吉甘蜜村長陳來壽(右起)、《中國報》柔北區辦事處主任李光輝聯合贈送紀念品予鄭國佑。

圖4: 新出路福音戒毒所同工通過彈唱方式,讓出席民眾放鬆心情,體驗不一樣的反毒分享。


戒毒者心聲:蔡長桉
交上損友自甘墮落,“活死人”自救重生。 
父母和妻子的包容讓蔡長桉決心悔過,重獲新生。 
蔡長桉在會上與民眾分享時說,毒癮讓他困擾了10多年,甚至讓他從一個健康的人,變成憂鬱、精神分裂,還險些自殺。 
“雖然我兩次誡毒后又重蹈複重徹,一次次的傷害了家人的心,但慶幸的是得到家人的諒解和關懷,使到我決心改過。” 
他說,軟性毒品不會一夜讓人“跌倒”,而是令你慢慢的越陷越深,無法自拔。 
他說,反毒不是個人的力量就能做到,而是需要大家的傳達。.. 



左圖:陳榮維通過幻燈片向民眾灌輸反毒資訊。

陳榮維:吸毒者未判刑已中毒
 柔州肅毒組法律和檢控組主任陳榮維助理警監說,一旦沾染毒品意味著,吸毒者未被判死刑,已先自殺。 
 他說,市面上的毒品除了大麻,一般軟性毒品包括冰毒、搖頭丸和5仔,甚至海洛英都有摻雜殺鼠藥、白灰、滅蚊劑和碎燈泡粉末來提煉。 
 “這些劇毒遠比毒品本身還毒,執迷不悟的嚐毒者即使逃得過法律的制裁,也離死亡不遠。” 
 他說,吸毒者或販毒都不會直接講出毒品的名稱,而是以雞腿或冰水等代號來掩人耳目。 
 他強調,初次嚐毒的人一般都有跡可尋,父母應留意家中子女的行為舉止和不尋常的飲食及作息,例如發現孩子鼻孔留有白色粉末、手指泛黃等。 
 他也強調,我國毒品氾濫越來越嚴重,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還未有學生涉及1952年危險毒品法令第39B項(絞刑)條文,但到了2009年竟有47名學生觸犯這項條文,而今年上半年統計就有14名,顯示毒品氾濫正在趨向年輕化。 
 “所以家長和市民現在開始就須關注和覺醒,預防下一代有機會吸毒。”

圖5:參加繪畫比賽獲獎的部分學生與《中國報》柔北區辦事處主任李光輝。
圖6:參與"向毒品說'不'巡迴反毒講座會"聯辦團體和嘉賓及民眾為講座會成功的舉行,一起歡呼。


“民心”語

鄭興強(市民)
這個活動將給市民們提供更多關於毒品的信息,給市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。
喜歡夜生活的人比較容易接觸到毒品,吸食毒品的機率也相對的比較高。






鄭興山(向毒品說「不」總務)
現今的社會有很多家長都對毒品缺乏一定的認知,而有些家長看到軟性毒品是還以為是藥丸。
年輕的一代比較常接觸的是軟性毒品,而毒品的汎濫也造就了社會問題的衍生。





姚培明(睦鄰計劃武吉甘蜜c區主席) 

類似這樣的活動除了能夠傳達正確的信息,同時也能提供一個讓各族人民互相溝通的平臺。
部分人因為不瞭解而讓上了毒癮,也有部分人是在損友的誤導下接觸毒品,一旦接觸了毒品後,就很難脫離毒海了。
希望這個活動能夠成為常年活動之一,同時也希望各個社團能夠主辦更多有益身心的活動。


陳徐卿(村民)

身為父母的應該對毒品要有一定的認知,否這根本不知道子女們是否有吸毒在這次的活動上,我親眼看到了很多只能在電視機看到的毒品,當中包括早期的硬性毒品。
希望能夠多主辦類似這樣的有益身心活動,同時也能提高大家的防毒意識。






2010年6月16日

向毒品說“不”巡迴講座1

一次吸毒終生悔 200培華生也說“不” 
 一次吸毒終生悔、莫拿生命賭明天! 
 由《中國報》主催、培華獨中主辦、新出路福音戒毒中心和麻坡青團運聯辦的"向毒品說'不'巡迴反毒講座會",今天正式開跑。 
 禮讓縣新出路福音戒毒中心鄭國佑與200名來自培華的獨中生,分享吸毒所帶來的危害時說,一次吸毒終生悔,他勸年輕一輩莫拿生命賭明天。 
 他是以本身吸毒及從鬼門關逃過絞刑的傳奇經歷與同學們分享,時刻警惕自己,並勸導世人勿步其后塵后而悔莫及。 
 他強調,吸毒者就好像是個活死人,生活沒有目標,同時為家人帶來許多痛苦,最后落得親人及朋友都遠離自己的下場。 
 "沉弱于物質如煙、酒、濫用藥物,以及賭博和性快感的追求最容易使人墜入毒品的深淵。" 鄭國佑勸請學生,身體髮膚授之父母,珍惜自己的身體就是孝敬父母的最好回報。 他說,認識毒品就是預防,大家享受自由的美景和空氣,應好好珍惜。 
 "對于那些已染上毒癮的人士而言,生命中最可怕的事,並不是錯誤,而是不肯從錯誤中回頭。" 他勸請民眾戒毒的最好的方法,其實就是不要嗜毒。 
 由《中國報》主催的"向毒品說'不'巡迴反毒講座會",今天正式開跑,有關講座會將會深入麻縣和禮讓縣各個角落,透過反毒的覺醒,灌輸社會對毒品危害意識和防範,向毒品說"不",以塑造一個健康的社會。 
 "向毒品說'不'巡迴反毒講座會",也是本報繼"警民有約"的活動后,另一項促進警民交流活動。
圖1:《中國報》圖片展深獲好評,吸引學生和嘉賓的觀賞。

溫兆民:塑造沒毒品社會
禮讓警區肅毒組主任溫關民希望通過毒品危害的瞭解和教育,放眼2015年塑造一個沒有毒品的社會。 
他說,吸食毒品對身體健康、情緒、行為會產生很大變化,尤其損壞頭腦,使思考能力緩慢及遲鈍、產生幻覺,逐漸破壞人體免疫系統而染上絕症死亡。 
"上癮者為了滿足毒品的需要,往往作出挺而走險的行為和犯罪,破壤社會的團結與和諧。" 

他透露一般青少年往往因為抱著嘗試、無知、朋友的影響、想要得到解、面對家庭壓力、為得到更好的生活、對宗教信仰不強以及借助毒品壯膽的情況下上毒癮。 
 他強調吸毒者不僅為家人帶來痛苦,也讓國家付出高昂的財富和負擔。他也勸請青少年勿染上毒癮,一但染上將沒有回頭路。
 "凡販毒或擁有15克海洛英、200克大麻、50克冰毒、50克搖頭丸、50克愛他死都會在1952年危險毒品法令下被判死刑。而任何嚐毒者都可能牴觸吸毒法令、毒品充公法令、毒品防範法令、危險毒品法令、毒藥法令。"

圖2: 溫關民(左)與協辦單位負責人參觀本報圖片展。
杜水龍:婚姻破裂悔不當初
染上毒品導致婚姻破裂,妻子離他而去,令新出路福音戒毒中心同工杜水龍深感自責及后悔。
因吸毒而悔不當初的杜水龍,在向毒品說"不"反毒巡迴講座會上,分享他在染上毒癮后,妻子屢勸戒毒不果,反而變本加厲,抹煞了妻子的一片愛心和關懷,甚至以自殺來威脅他走回正道,而他都沒有好好珍惜這分情,使到最后妻子也離他而去。 
他透露,為了買毒品,他甚至到了連50仙的冰淇淋,都不捨得買給當時才2歲的孩子吃。 
他以一失足成千古恨來奉勸青少年不要步他后塵。




圖3:新出路福音戒毒中心以歌聲從歡樂中,把反毒訊息傳給出學生。




 





陳淑菁:育人責任更重大
 培華獨中校長陳淑菁說,教育除了教書傳授知識,育人責任更重大。
 她說,目前社會太多物質的誘惑,使到很多學生沉弱于手機、電玩、上網,導致青少年素質偏差及行為出現問題。 
 她希望不只是社會,家長也都應該關注這個問題,不只物質的享受,更應該關注孩子身心發展和心靈的需要。 
 她希望讓學生對毒品的認識,從提高警惕遠離毒品。借助非政府組織的協助,期望未來主辦更多有助學生身心平衡的活動,讓生命教育啟發人生的規劃,使社會更美好。 
 另一方面,新出路福音戒毒中心義工團成員們在講座會上以彈唱方式呈獻歌曲,與出席者互動,並得到該校師生和嘉賓的共鳴。 
 會上,禮讓警區肅毒組主任溫關民也以播放幻燈片的方式為觀眾講解,以生動和文字、圖片的顯示,讓出席者更容易瞭解及接受。 
 本報也在會場中,聯合麻坡監獄局舉行圖片展覽,加強教育民眾對毒品的警惕和認識,並獲得該校學生和嘉賓的讚揚。

圖4:陳淑菁贈送紀念品予溫關民(左)。
圖5: 首場向毒品說"不"巡迴反毒講座獲得全體師生和嘉賓的支持,成功在培華獨中舉辦。

“民心”分享

李嘉誠(17歲,高二生)

預防勝於治療!通過此次的講座,更深一層的讓更多人瞭解毒品可怕。
青少年遠離毒品的最好方法,是積極的參與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如打籃球等,及多結交朋友!




 

丘麗娜(17歲,高二生)
 
榮幸能當大會司儀,為反毒講座獻出綿力,也讓我有股想要獻身參與的沖動。
希望踏入大學后,有更多時間和機會讓我接觸義工的工作,協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。
 





吳軍盛(17歲,高二生)
 
通過圖片展出和幻燈片的講解,比口述的方式,更容易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這次活動的成功,在于主講的肅毒組長官是以華語來講解,所以每個人都聽得很清楚,同時感到很親切。




張美意(17歲,高二生)
這是一項難得的活動,讓我們有機會深一層的瞭解各種毒品對人體所產生的不同危害,同時對毒品所犯下的罪刑,有一定的概念。
希望有關單位能將訊息廣泛宣傳,以做到警惕世人的作用。